奇耳最近終於看了泰勒絲的演唱會,更正,是演唱會電影。看完後的感觸很多,腦內風暴也很多,所以把這些奇思妙想寫下,順便讓好奇觀望的人直接刷卡購票。
《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電影觀後感(中),回憶從耳邊呼嘯而過
《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電影觀後感(下),謝謝Taylor幫我們的人生套上濾鏡
The Movie
泰勒絲The Eras Tour在北美Hype了一陣之後終究沒有在台灣舉辦,搶票兼出國的舟車勞頓我也因爲沒有朋友一起、啊又不敢自己去而無福消受。更何況我一直是個看電影謹守本分,不必要的話連咳嗽都會憋著、爆米花會放在嘴裡等它融化再吞下不想嚼出聲音的優良觀眾。在看電影之前總想著這樣該有多痛苦啊,如果眼睜睜看泰勒絲在IMAX的碩大螢幕上唱跳<22>,而我只能縮在赭紅色的沙發上扭扭肩膀,花錢自閉這種事大可不必。
很顯然,最終奇耳還是乖乖進場了。人們總說孤獨久了會難受,七年之癢會很癢,雖然我很愛自己聽音樂並躲在房間蹦蹦跳跳,且今年看了幾場演唱會也都是自個買票自個進去吵鬧,不過在深夜的電腦桌前,音樂的最大音量也不能開多大,一個字,難受。所以當我被Swifties朋友們揪去影廳看泰勒絲電影時,三下五除二,高鐵票刷下去人就北上了,想像若是能像演唱會那樣被音響轟頭,還不用排長假出國,東瞧西看都是賺。
話雖如此,演唱會電影到底能不能唱歌啊?會像此前不久的《IU CONCERT : The Golden Hour》那樣,還要在副歌的句子中穿插應援韓文嗎?如果可以唱歌,但要做一堆事前準備才能同樂,還不能享受到喜歡的藝人唱的歌本身,而只是看路人自嗨,那會不會只是換個方式難受?還是台灣電影院不會跟你多BB,一切比照一般電影辦理,掏出手機錄影或在慢歌時敢舉起手就把你請出去、或離場時餵你罰單?又或是大家都站起來,訂票劃位選半天化作空氣,要站三小時不說,還要雖時擔心踩到誰的吉拿棒或是背包然後摔倒在沾滿口香糖的地毯上?(還有接下來碧昂絲的文藝復興巡迴電影,粉絲群不一樣,反應應該也會不一樣)
這些念頭,在趕不上捷運兒稍微遲到,錯過第二首歌<Cruel Summer>時衝進電影院(一生的痛,考慮為此二刷),發現影廳門口有立牌說名開放錄影與唱跳,結果進門後發現同場觀眾一片死水,別說在推擠了,連跟著哼唱的戚戚簇簇聲都沒有,所有上述問題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瞬間迎刃而解。
Lover
承標題The Eras,顧名思義這場演唱會電影將會以不同階段(Era)來呈現,而這個階段是以專輯為單位,開場的【Lover】在泰勒絲截至目前為止的生涯中算是相對柔情似水的,而且好似所有觀眾都有跟我同樣的疑惑,熟記每段歌詞卻都欲言又止,全身上下能跟著跳舞的關節只有肩膀和脖子,仍在透過身旁人的風吹草動尋找整間影廳在接下來三小時內會更像演唱會還是電影。我則是一人深陷座位,沈浸在錯過<Cruel Summer>的懊悔中,就這樣到了【Fearless】時期。
4 Responses
[…] […]
[…] […]
[…] […]
[…] […]